葛营村
鲁台镇位于淮阳县境内东南部,东与郸城钱店镇、沈丘白集镇接壤,西与朱集乡毗邻,南与豆门乡相依、北与冯塘乡相连,镇政府驻地鲁台村委会,距县城30公里,交通便利、南部G36宁洛高速、郑合高铁穿境而过,淮(阳)鲁(台)、新(新站)朱(集)鲁(台)公路呈十字形贯穿全镇。境域属于豫东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蔡河自西北入境途径11个行政村向东南延伸流入沙河主道,水利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时期鲁人秋胡,仕于陈居此,常思念家乡,筑高台而望之,故称望鲁台。亦称秋胡台,久之而为鲁台。北宋时期,一代名将狄青曾与金兀术大战于鲁台北五里瓦岗坡,战死葬于此。面存有狄青墓遗址。明清时期,鲁台相当繁荣,东西大街长3华里,商贾如云,烟花爆竹、酿酒、皮革、缝纫作坊生意兴隆,货物齐全,是当时方圆百里的著名集镇和经济中心。戏剧《桑园会》皆以鲁台为背景而写成。鲁台镇革命老区,1932年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大姚营党支部。全镇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耕地耕地6.5万亩,辖26个行政村,85个自然村,2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5535万人,21785户。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成份,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大葱为名优特产,鲁台大葱以辣味纯正,香味浓郁享誉豫东南,年种植面积约4000亩。一村一品,每村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郑楼、大姚营、董阁、韦楼等行政村发展特色种植3000余亩,主要种植中华绿宝甜瓜、 美国红提、美人指、夏黑、哈密瓜、西瓜、反季节水蜜桃等,收入效益非常可观。鲁台镇下辖26个行政村:东屯、李湾、毛庄、枣营、段寨、董阁、马庄、郝楼、大姚营、小姚营、霍营、韦楼、郑楼、王庄、陆湾、鲁台、墩卜、周楼、花庄、刘庄、葛营、鲁集、王套楼、宁桥、季桥、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