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邢庄乡
大邢庄乡位于沈丘县城东南部35公里处,泉河北岸,东、北与冯营乡交界,东南与安徽省界首市、临泉县接壤,西与老城镇毗邻,属平原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便利,省道S217线、冯城公路穿境而过。全乡辖21个行政村,共35000人,3.3万亩耕地。经济发展较快。近年来,大邢庄乡形成了服装加工、面粉、食品加工、养殖业、建筑建材、木材加工、高效农业等系列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农业科技得到全面推广。市场繁荣兴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镇建设已具规模。乡政府驻邢庄村,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3平方公里,政府驻地常驻人口8250人。乡村地名设标率达98%,道路硬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99%,人均绿地面积6.3平方米,有垃圾集中处理场地。邢东新村社区被列为河南省新型社区建设示范村,一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计划总投资1.2亿元,共分三期进行。一期占地78亩,投资5000万元,建商住房472套,商铺房212间。现已建成商住房142套,商铺96间,入住居民1200人,是一个集商贸、居住、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型社区。区位优势明显。大邢庄乡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与安徽省界首市、临泉县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建镇后易形成中心集镇,具有较强的吸引辐射作用。教育事业成效显著。现有中学一所,小学15所,在校中小学生共有3060人,先后投资99.7万元,新建大邢庄乡一中教学楼,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切实巩固发展“双基”、“普九”教育成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成年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全民文化素养普遍提高。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有很大改善。投资50万元新建乡卫生院病房楼,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同时,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医疗体系网络健全,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社会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大邢庄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所有保障对象资金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双拥工作健康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的工作机制,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计生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计划生育工作“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奖惩机制,全面落实了计划生育各项奖扶政策,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征收社会扶养费。平安建设和信访稳定工作得到加强。制定和实施了班子成员接待日制度、重点信访案件分包责任制,开展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校园周边安全整治等活动,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最基层。乡政府成立了治安巡逻大队,确保了乡域内的平安,有力地维护了全乡社会大局的稳定。文化事业凸现亮点。大邢庄乡申段庄村为“两仪拳”发源地。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弘扬、挖掘、发展“两仪拳”文化,先后投资500万元,建立了“两仪”武馆、“两仪”文化广场,修“两仪”路3公里。2009年“两仪拳”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2012年实施了由国家投资1481万元的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新打机井521眼,机泵配套521个,新建桥梁61座,维修桥梁15座,沟渠清淤35千米,农水沟疏通73.1千米。给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境内道路状况良好。2015年大邢庄境内5公里S217线省道得到修复,修通了大邢庄乡至冯营乡水泥路2.6公里,村村通里程达41公里。邢庄镇下辖29个行政村:后王庄、后李庄、小李庄、清凉寺、司庄、闫庄、邢庄、宋庄、西里庄、秦庄寨、段庄、李营、沙岭、八里湾、西照楼、陈埠口、程庄、赵庄、普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