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火店镇

火店乡位于河南夏邑县最东部, 芒砀山脚下。东邻永城市芒山镇,南到永城市区,北到安徽省砀山县城,西进夏邑县城均是25公里。东距安徽省萧县50公里,实为两省四县(市)的“十字交叉地带”。火店镇总面积6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582亩,辖34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264个村民组,镇直单位及附属机构18个,邮编:476421。火店镇工艺品以制作精致,经久耐用、物美价廉而受到国内外广大客商的青睐。火店镇工艺品种类繁多,规格齐全。产品有宫灯、旗穗、花边、排须、中国结、刺绣、玩具、腰带、木梳、条编、扇子、八角巾、香包、串珠、烫金工艺品。随着时代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工艺品的种类不断翻新,工艺品制作的技术要求愈来愈精良,各类工艺品的品种款式也赋予了时代内涵。仅宫灯一项,通过对传统的宫灯制作工艺进行改进,在“增花色,上档次,扩总量,树品牌”上下工夫,开发了“金童玉女、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30多种富有时代气息,能顺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手工艺品制作作为火店镇传统产业,近年来,火店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工艺品的发掘整理工作,把传统工艺生产当作全镇大事来抓,选派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主抓民间工艺品的生产、管理、销售工作,民间传统工艺品进一步发扬光大,发挥了较强的产业优势。火店镇传统的工艺品,由过去个体庭院生产走上了集约化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目前,该镇以李店村为中心生产的宫灯、各类旗穗、花边、中国结、排须、刺绣等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特色。火店镇从事工艺品生产的技术人有6000多人,他们各有自己专业技术和生产绝活。据2007年底不完全统计,全镇从事宫灯、各类旗穗、排须、花边、中国结、玩具、刺绣、木梳、条编的生产投入50万元以上的农户在2300户,机械设备7800台,仅此一项全镇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宫灯、旗穗、条编、贴花等传统工艺,是手工加工生产的产品,李店宫灯厂生产的各类宫灯远近闻名,以小巧、精致、美观而著称,每天30多人流水线作业手工生产。该厂生产的宫灯都是订单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并在浙江义乌设立销售批发点,年利润在200万元以上。旗穗生产也是当地工艺品生产的一大强项。从事旗穗加工的人员将近5000人,经营生产户2000多家。旗穗加工业每年给火店带来30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条编也是火店传统手工业,火店的条编工人编织的条筐、条篮除主要用于生活用品或劳动用品外,还成为当今时尚的馈赠品及装饰品。全镇已有从事条编生产农户1500户,每户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木梳也是火店古老的传统工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的落实,传统的木梳生产也走上了机械化。目前,从事木梳生产的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是张庄顺发木梳厂、赵庄木梳厂,从业人员50人,年利润在20万元以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也给原材料加工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过去生产丝线原料都是从浙江、江苏购买,一个月需要40吨丙纶丝、20吨涤纶丝。2000年火店镇先后建成投资1500万元的东方化纤厂和超发化纤厂,月生产能力在100吨左右,生产的丝线在当地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两个化纤厂的建成,不仅为当地手工艺品加工产业提供了方便,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了的利润。火店乡传统工艺的不断壮大,给周边群众带来巨大的商机,不仅辐射带动全镇邵庄、火店等28村群众加工、生产、销售传统工艺品,而且带动邻近乡镇群众及周边地区,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 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逐步形成了以火店镇为中心的手工艺品加工基地,手工艺品加工也走上了规模化、区域化、市场化的路子。火店镇日益蓬勃发展的工艺品已走上红红火火,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艺品生产基地。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火店镇政府巷97电话:0370-6871001邮编:47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