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村
黄冢乡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虞城、夏邑两县结合部,北接杜集镇,南靠界沟镇,东接夏邑中峰乡,西临木兰镇。北距虞城县城35千米,南距安微亳州市42千米。境内有虞毫路、洛通路呈十字形交汇。人民政府驻西街村,辖区面积62.5平方千米,耕地5.8万亩,下辖24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199个村民组,辖区人口52533人,计生人口45936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黄冢乡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大力发展特色花生种植,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村级合作社的作用,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一、以产业发展促持续增收一是黄冢乡2017年投入289.5万元打造优质黄桃种植基地,依托郑州果树研究所,建立黄桃种植示范园5个,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实行“贫困户+合作社+基地”模式,流转土地650亩,贫困户以产业发展资金入股,签订股金分红协议,2019年实现亩产效益1万元,能为600户带来长效脱贫机制。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以农业供给侧为重点,打造“花生之乡”黄冢乡按照一年调产量,二年调结构,三年树品牌。黄冢乡2017年种植优质花生3.5万亩,通过农业局补贴项目2017年黄冢乡共补贴全乡花生种植50万斤、150万元,花生种植保险94万元。使每亩增收1200元。同时以农业合作社为平台,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优化品种、树立品牌、典型引路,龙头带动等措施,提高花生产业附加值,通过与阿里巴巴进行深度合作,将产品进行分类打包,统一销售,树立花生品牌。2018年黄冢乡将花生种植扩大到4.5万亩,成为商丘市最大的“花生之乡”。三是发展以航空育种为基地的300亩大棚蔬菜种植。2017年该基地投资200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顺利实施,2018年吸纳农村贫困户150户,以此基地为示范,发展航空育种蔬菜1000亩,2018年产值达2000万元。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一是以脱贫攻坚为总抓手,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申请美丽乡村资金1300万元,倾力打造美丽节点小镇,以传统村落为主,先期搞好规划,以留住乡愁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黄冢乡已经拉开建设的序幕。2030年前全乡每个行政村都将成为黄冢乡的美丽乡村。二是以环境治理为侧重点,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实行包保责任制,每名党员分包苦干户群众,挨家挨户宣传监督,引导群众将垃圾分类,由乡政府出30万元资金购买,每户免费发放两个垃圾桶,将垃圾分类收集,垃圾收集前得到减量化。三是把宣传当措施,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知识。在集镇区、村口、文化广场等人员密集处设立宣传栏,同时制作垃圾分类处理提示牌,设立垃圾分类光荣榜,督促广大群众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四是以科技为保障,实现垃圾变废为宝。2017年共黄冢乡投资90万元的垃圾热解炉已开工运行。经过分类处理的垃圾由乡政府进行统一收集运输后,可腐烂的垃圾经过专业的垃圾处理设备进行粉碎、挤压脱水、发酵处理,形成有机肥,变废为宝,免费发放给群众使用,调动群众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从源头上实现了垃圾减量化目标。三、以空心村治理为抓手,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未来几年,土地将成为制约乡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实施空心村治理,整合土地资源,将是打破乡镇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空心村整治着重打好三权分置这张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障民生,切实把好事做好。一要做好房屋的分类登记,对没有产权的房子或建筑物只进行进行统计,一律无偿拆除,收归集体使用;对有产权、闲置的房子进行丈量登记,待统一拆除后,按新规划要求由村统一安排建房;对有产权又有人居住、但影响规划的破烂房子则进行拍照丈量和登记,力争列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二要注重党员干部带头。采取“先路边,再纵深,先干部党员,后一般群众”的方法,由村组党员干部带头“拆旧”,发挥好表率作用。三是集中新建。在拆旧以后,建房必须由乡政府主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房型、一户一宅”的要求,指定范围内新建,同时,乡政府要加大投资,完善好新村的水、电、路、桥等配套设施。黄冢乡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为总目标,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为总抓手,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