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桃枢集村

稍岗镇位于虞城县东北10公里处,辖45个行政村,252个村民组,9.1万人,12.08万亩耕地,是虞城县人口第一大镇。2018年,稍岗镇党委政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要求,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入虞城县现代城镇化发展体系,大力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生态共享、服务共享格局,持续打造中国五金特色小镇,提升综合竞争力,推进城镇协调发展。一、稍岗镇命名历史“玄鸟生商,天鹅稍岗”。稍岗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里是“宋国后花园、少康中兴地、商汤祖庙处、五金世界源”。稍岗镇原名稍岗集,1949年属第四区,1954年改属稍岗区,1955年撤区建乡,属稍岗乡;1958年属稍岗人民公社;1961年归属杨集区;1965年重属稍岗人民公社;1983年属稍岗乡;2014年2月撤乡建镇,由三庄乡和稍岗乡合并而成至今。该镇以“岗”命名,历史渊源已久,与岭、丘、堌堆、陵、台等共同构成了商丘的地理文化标志。关于“稍岗”之名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商丘地区地名荟萃》一书中所载:“传古时自山东单县黄岗至此有十八岗,因在末尾一个岗上建村,故名”;二是1991年版《虞城县志·乡镇》中所载:“因县内旧有‘三岗十八堌’,稍岗居南稍而得名”。现在看,“稍”字,按照字典的解释为“泛指事物的末端”,清光绪二十一年《虞城县志·山川》载,当时的“三岗”分别为大岗、柱岗、稍岗,其中稍岗位于前两岗之南,而在此三岗的北侧,即是与河南虞城交界的山东单县,其境内从北向南亦有很多岗,如黄岗、浮岗、韦岗等。“稍岗”便由此而来。二、稍岗镇发展现状近年来,稍岗镇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世界五金之都、中国特色小镇、河南水美乡村、商丘市卫星城、虞城县副中心”的发展定位,以产业为平台,反哺新型城镇化建设,走一条产城融合特色发展稍岗之路。一是积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五金工量具产业由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产品从原来的单一钢卷尺发展到现在的电子尺、电动工具、智能工具,同时带动包装、彩印、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截至目前,稍岗全镇拥有五金工量具企业4000多家,以钢卷尺为主的各类五金装备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各类卷尺15亿只,占全国钢卷尺市场的85%以上,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120多亿元;二是建设特色五金小镇。随着2018年总投资15亿元的特色小镇起步区项目启动,“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中有稍岗”的新型中国五金工量具批发交易市场格局正式形成,起步区建设内容包括稍岗火车站、物流园、五金智库、国际足球学校、虞城县第二人民医院、310汽车站等,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影响力,完善虞城县周边城镇配套功能,成为五金工量具产业研发销售及综合服务的重要枢纽。三、稍岗镇下步发展一是按照县委打造“310经济带”规划部署,建设国际五金城至310国道5公里的“工业走廊”,将众多五金工量具生产厂家集中布局,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将同类或相关产业的项目集聚摆放,组建钢卷尺集团公司,采取规模化生产方式占领全球市场;二是以国际五金城为中心,向西对接县城207省道,构建大物流交通体系,拉动国际五金城发展,打造豫东最大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三是按照全县“一纵十横、五湖生态、百里水乡”格局,承接打造水系生态体系,发挥镇内河道密布的优势,沿河道建设“十里画廊”产业园项目,打造开发“十里荷塘”、“十里果香”,沿河道设立港口码头、航线航道,建设“月亮湾”,开发“桃花岛”,打造生态宜居稍岗,与全县水系生态经济圈融通。稍岗镇将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入现代城镇化发展体系,展望未来,稍岗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将会成为全市交通一体、产业链接、生态共享、服务共享的综合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