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周翟庄村

一、基本情况民权县北关镇,位于豫、鲁两省三县(民权、兰考、曹县)交界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S211民(权)—菏(泽)公路纵贯全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豫鲁两省、周边十几个乡镇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就隶属于该镇,万亩背河洼地莲稻飘香,鱼水鸭鸣,李馆地道抗日遗址血水井、壮志台等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全镇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8.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近1.5万人。全镇总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万亩。镇区建设面积达5.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2.2万人。1986年8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2007年1月被省建设厅评为中州名镇;2007年3月王公庄村被确定为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11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0年5月被市政府确定为城镇化发展强乡镇。2011年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2012年3月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2014年8月被住建部等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7月被命名为“河南省美丽宜居小镇试点镇”,2015年8月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镇”,是商丘市委确定的全市“24个重点镇”之一。经济发展一直位于全县前列。二、历史沿革民权县北关镇位于豫鲁两省三县(民权、兰考、曹县)结合部,古为商部落属地,周朝时曾在这里建县城,东汉景帝建初8年,即公元83年,取名考城县。后屡遭河患,几经迁移,于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从江暮店(今李堂乡岳庄村西)迁至今北关集南。城周围4华里,置4门,建4楼,挂4匾,设4关。清乾隆43年(1778年)河决马家口,黄水漫城,唯有北关尚存,后人们搬迁到这里,设店成集,得名北关集。北关原属考城县,1954年并入兰考县,1956年5月划归民权县,1986年8月,撤乡建镇。民权县北关镇名称沿用至今。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砥砺前行,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实现。2018年,我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达18亿元,同期增长约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同期增长约6.9%。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75元。三、发展优势一是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北关镇是市、县乡镇中的名片。我们是中州名镇;是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更是全国重点镇、河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镇、是商丘市委确定的全市“24个重点镇”之一。近日,又获评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总的来说,北关镇荣誉光环多,名声响。二是交通区位优越便利。北关镇地处黄河故道,位于两省三市结合部的民权县,南距民权县城25公里,北距山东省菏泽市45公里,西距开封市65公里,东距商丘市49公里。距民权高铁站、曹县、菏泽火车站均在半小时车程内,省道211贯穿全境。县道、乡村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地理和交通区位良好。即将开工建设的阳新(河南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在我镇留有出入口,将对就业、招商引资、产业结构优化、改善人们的生活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三是文化底蕴厚,特色明显。北关镇周围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的有:中国画虎第一村、李馆地道抗日遗址,近年来,随着爱国主义情怀的高涨,红色文化、红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有长达10公里的黄河故道背河洼地,湿地生态良好。三者相距不超过三公里,可以抱团发展。镇区内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馆大平调、南北庄竹马舞,有民族建筑北关清真寺。有“北关烧饼”、“饺子丸子”、“红烧羊羔肉”等特色美食。全县范围看,南25公里有国家湿地公园,往东15公里有文哲大师庄子故里、庄周陵园,往西21公里有南朝文学家江淹故里,有千年古刹白云寺等。往北由山东省曹县湿地公园景区。周围还有庄周湖度假村、龙泽湖、秋水湖等自然景观。区位优越,并且可以在旅游上大作文章,组合旅游线路联合开发。四是资源丰富。包括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北关镇耕地面积8.7万亩,土壤肥沃,水电井配套相对齐全,种植基础良好。北关镇历来民风淳朴,社会秩序稳定。近年来,乡镇党委下大力度抓信访稳定,着力化解积案,连续多年来未发生非访进京赴省访,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