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娄店乡

娄店乡位于睢阳区西南部,距商丘古城22公里。西临柘城县胡襄镇,南接高辛镇,东与李口镇毗邻,北与毛堌堆乡接壤。东靠商鹿公路,西依商柘公路,省道327线与木勒路在娄店集中交汇,形成了“黄金十字架”,为全乡的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全乡总面积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780亩,乡政府驻娄店集北街。辖区共有大孙庄、孙李堂、李小、薛楼、刘田、贾楼、李楼、张桥、娄店、朱庄、刘阁、常庄、陈庄、熊尧、王石庄、江庄、李汉臣、赵楼18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141个村民组,12112户,39993人。 娄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娄店集东北约3公里处有驰名苏、鲁、豫、皖的四千多年的古人类留下来的遗址-----降龙固堆。相传帝喾王高辛氏的次子放勋分封到这里,治理水患。放勋亲民爱民,处处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洪水泛滥成灾,他带领老百姓筑高台,让老百姓到高台上居住躲避洪水。他治水有方,深得民众的尊敬和爱戴。老百姓认为是放勋治理了水患,降服了龙王,降龙堌堆因此而得名。老百姓为放勋歌功颂德,随立寺名曰:降龙寺。据传明朝正德年间,正德帝从归德府南下陈州(今淮阳)路过此地,见老百姓重修寺院,便停桥观赏,正德帝看到“降龙堌堆”时,龙颜不悦,随提笔书写了“降隆堌堆”四个大字,寓意堌堆兴旺发达。工匠按正德帝手迹刻于石匾上,才有了降隆堌堆的又名。解放前夕,由于战乱,石匾遗失。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出了龙山文化文物及殷商、春秋战国和汉代器物,证明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古人类的居住遗址。1982年,被原商丘县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我们一是抓土地流转、促规模经营,全乡涌现出种植大户100多户,土地流转面积达40%,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二是抓特色农业。狠抓了芦笋、早熟西瓜、三樱椒、黄花菜四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全乡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种植格局。2018年,全乡特色农业产值实现收入1.5亿元,12月29日,“娄店芦笋”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全区首个国家认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娄店乡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三是抓劳务增收。构建以劳动保障所为主导、社会中介机构为支撑、村级协理员为终端的劳务服务体系,全年输送外出务工人员1.5万人次,创经济收入3.3亿多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增加5000多元,务工收入成为了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撑。我们加强统筹协调,工作互推共赢。两项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通过拆除老房、危房腾地不仅增加了耕地、腾出了建设用地指标,有效缓解区、乡发展用地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改变了村庄基础设施落后和脏、乱、差等问题,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我们把国土绿化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后半场工作,建设森林睢阳、生态娄店。打造高标准农田林网,建成生态廊道,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成荫、河成景”的生态格局,全乡已经栽植行道树10万多棵,农田林网面积达2万多亩;结合“四美”乡村创建,村头植绿、见缝插绿、建设村头小品景观、果园、休闲游园,实施村头增绿地块60多处,建设绿地游园20多个,增绿美丽乡村。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动员园林绿化企业、个人、团体投资,助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实现国家得绿、社会得益、企业得利。娄店乡党委、政府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积极延伸“两城”创建的经验和成果,以两城创建为契机,将城市创建经验、成果复制推广到农村,创建向基层延伸,实现城乡同步、城乡一体、城乡共创的工作格局。乡村面貌整体提升,乡村形象显著变化。先后获得河南省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证单位、二零一八年度全市“双违”查处工作先进单位、商丘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全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商丘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区级经济社会发展乡镇、区级综合治税工作先进单位、区级道路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区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单位、区级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区级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区级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区级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区级规模养殖场建设先进乡镇、区级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先进乡镇、区级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区级“双违”查处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