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湖阳镇

湖阳镇位于唐河县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东与祁仪镇、西与龙潭镇、北与黑龙镇、南与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毗邻,镇政府办公地点设在湖阳街人民路1号,国道G234线贯穿南北,北距沪陕高速G40线唐河出入口40公里,南距孝襄高速G70线枣阳出入口45公里。湖阳镇历史悠久。根据影坑出土文物考证,该处是屈家岭至龙山时期(距今约4550—3950年前)的一个村落遗址,为古湖阳遗址。湖阳起名于夏朝,因湖阳镇南一公里处,有徽子湖(现名七个堰),水北为阳,故名湖阳。叔安疏洪治水,分封蓼国,都置湖阳;春秋归楚,战国归韩。秦(前221年)置二十四县,湖阳为其一;东汉刘秀称帝后,将其姊刘潢封邑于此,谓湖阳公主,素有“金湖阳”“帝封之乡”之美誉。汉、唐、宋以来皆为县,其中汉朝称柳州(徽子湖畔多柳树,故得此名),晋朝(256年)棘阳县衙,北魏(386年)置南襄州,西魏(535年)南平州,循改升州,又改湖州,北周(557年)置升平郡,隋(581年)置升州,唐(621年)置湖州,628年至元朝1264年置县。明、清设湖阳保,1912年后称区、乡、镇、唐南县、中心乡、人民公社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先后隶属桐柏山革命根据地和豫鄂边革命根据地,邓小平、李先念、王树声、王震、黄火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为新中国成立点燃了革命圣火。1947年12月解放后设湖阳公社,后改乡,1985年10月建镇。湖阳镇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蓼国文明是最辉煌的篇章。据史料记载、出土文物考证和群众口口相传,古蓼国辖今唐河县南部、枣阳市北部、随州、桐柏一部分,国都在今湖阳镇,古蓼国遗址尚存,人们以国为姓,为蓼(廖)氏,是世界蓼(廖)氏的发祥地,每年的阴历二月廿八日全世界的蓼(廖)氏子孙到此举行祭祖大典。龙泉禅寺(东大寺)位于镇东9公里处,建于晋朝,鼎盛于明朝,寺院处九山环抱之中,依山傍水,气势雄伟,寨墙圈九个山头,长九里十三步,遗址现存,素有“赛北京”之称。湖阳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12种,其中储量大、品味高的有:铜镍矿石、石英石、大理石、耐火石、石灰石等。特别是铜镍矿石储量达1亿吨,是目前河南省发现的最大镍矿,其经济价值达1300亿元,现已由内蒙古兴业矿业集团投资开采。湖阳将成为继甘肃金川之后的中国第二大镍都。湖阳镇风能资源丰富。湖阳所在地区属季风气候区,东部浅山区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具有得天独厚的风能优势,风力发电价值巨大。2015年3月,上市企业“金风科技”启动了唐河(湖阳)龙山风电场建设项目,一期、二期已完工,总投资7.5亿元,装机容量87.5MW,风电场两期共用一个110KV升压站,共安装35台新疆金风GW121/2500风力发电机组。2018年1至10月实现了发电量17588.95万Kwh,可利用小时数2010.17h,上网电量17218.26万Kwh,利税收入10203.14万元。唐河(湖阳)风电场的开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全镇行政版图150平方公里,其中东部为浅山区,属桐柏山余脉,60平方公里,西部为缓冲平原,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万亩,年粮食总产量7.4万吨;辖26个村(居)委会,165个自然村,308个村民小组,6.28万人,其中回族5800人。湖阳镇下辖 3个居委会:北街、南街、东街,23个行政村:曲沟、活水杨、陈营、荆爬沟、马湾、前胡、西郭庄、大王庄、仝湾、陈树园、陈楼、邢庄、大桥符、武岗、亢寨、常庄、侯大庙、周安、叶山、杨寨、新店、马洼、张湾。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地址:湖阳镇湖阳街人民路1号电话:68756208邮编:47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