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
兴隆镇位于社旗县中南部,距县城14公里,距南阳飞机场、许平南高速公路、豫01省道公路仅30公里,距焦枝、宁西铁路仅40公里,省二级油路—社太路和朱集-晋庄战备路贯穿全境,村村通公路,是全县重要的十字交通枢纽。兴隆镇主街区于1975年始建,建成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三纵五横”主街道集镇功能日益完善,曾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乡镇之星”、“中州名镇”,南阳市“卫生镇”、“50强乡镇”、“四星级小城镇”。兴隆镇历史文化悠久,据已发掘的仰韶晚期茅草寺文化遗址表明:上朔远古,先民们已在这里家居生活。清初,唐河水运发达,此地为一水陆码头;清乾隆五年《裕州志》第二卷《集 镇》篇记载"兴隆镇,系康熙二十九年知州潘云桂招徕流寓,新设此店,现有数十家"。因水运发达,商业兴隆,物阜民丰,人们为求吉祥故以兴隆为名。辖区地势中部高,东部和西部底,海拔在110-136米之间,从境内流经的河流有唐河、堰河。唐河为该镇与城郊乡、李店镇之界河,堰河系季节性河流,由郝寨镇入境,流经温桥、珪璋、西后门李、祁庄等村,在堰河村西南汇入唐河,辖段长约9公里。耕地面积50843亩,多为砂姜黑土地,少量潮土、黄胶土。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187.8小时,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月平均气温最低1.4℃,最高28.0℃。全年无霜期233天。年平均降水量910.11mm,4—9月降水689.2mm,占全年的75.7%。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主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芝麻、小辣椒等。兴隆镇总面积51平方公里,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7公里地面积 46000 余亩。全镇辖9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118个村民小组,3.1万人。土地瘠薄,基础设施落后,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贫困乡镇之一,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3户3602人。已脱贫557户2223人,未脱贫贫困户586户1379人。兴隆镇下辖 9个行政村:赵庄村、赵岗村、温桥村、腰庄村、后门里村、珪璋村、吕楼村、张岗村、罗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