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苌庄乡

苌庄镇位于禹州市西北,东临浅井镇,南接顺店镇, 北与新密市搭界,西与登封市接壤,地处伏牛山余脉,具茨山系,属豫东平原过度地带,地势北高南低,镇政府驻地苌庄村。全镇总面积88.62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56个村民组,8209户,总人口34739人,镇政府驻地常住人口516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3人。南部平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农作物,是“一优双高”粮食主产区:北部山区群山环抱,沟壑纵横,秀石遍布,奇峰连绵,山峦叠翠,群峰争艳,山清水秀,层林尽染,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底蕴深厚的生态文化,独具风光的自然景观, 构成文明和谐的特色乡镇,是人们登山、休闲、 品味古今、享受自然的胜地。 苌庄镇历史沿革。明代属苌庄都,清代属苌庄里,1948年解放属禹县六区,1958年建立钢铁基地,1968年成立苌庄公社,1984年改苌庄乡,2017年撤乡改镇。     苌庄镇交通便利。省道S325穿境而过;永登高速横跨南端,且留有出口;即将动工的G234国道横贯全乡;计划修建的焦平高速与永登高速交汇贯通,为禹州西北交通要塞;镇区两纵一横水泥路平坦宽廠;道路硬化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交道便利,四通八达。      苌庄镇文化底蕴丰厚。春秋时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千里迢迢来到苌庄,造访周敬王大夫苌弘,请教这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乐的贤士,求教于武乐与韶乐的异同和不解之处,被后世称之为 "访弘问乐" 。后来,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修订了 "礼、乐、书、诗、义、春秋" 六经,其中,"乐以发和" 思想就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苌庄镇历史遗产颇多。北有九里山巅的玉皇八宝殿、史前巨石阵、韩信葬母处和荟萃山的郑韩古长城;中有唐朝女皇武则天游赏的玩花台和红色革命老区抗日人民政府旧址;南有奇石秀水天井河、西汉谋臣娄敬墓;西有后汉皇帝刘知远的睿陵和柏嘴山上的千年夫妻柏;东北有千年古刹黄龙庙、青龙庙和神奇的古松柏、海眼泉。在禹州市发现的唐代钧窑遗址中,苌庄境内就有13处之多,是千年花瓷和七彩釉瓷的发源地。苌庄镇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禹州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