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镇
大马镇位于鄢陵县中部,鄢陵县城南6公里处,西距京珠高速25公里,距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永登高速、郑合高铁、三洋铁路、新规划的311国道东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8个社区,50个自然村,总人口5.1万,耕地8.2万亩,是全国知名的花木生产乡镇和销售基地。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马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立足“花木名镇、教育强镇、交通重镇、生态美镇”定位,深入落实县委“123456”要求,聚焦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坚持“三有一持续”目标,大力弘扬“一马当先,率先垂范”精神,进一步转变作风,苦干实干、创新攀高,奋力开创了新时代大马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先后荣获许昌市卫生乡镇、许昌市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镇、鄢陵县农村公路工作先进镇、鄢陵县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经济发展良好。2018年,全镇生产总值达20.05亿元,同比增长8.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127.6元,同比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48万元,全镇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交通优势凸显。大马镇位于鄢陵县中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省道222线贯穿南北,永登高速和正在修建的国道311线横贯东西,郑合高铁鄢陵站场、三洋铁路鄢陵站场均位于大马镇,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产业基础坚实。大马镇依托鄢陵花木种植核心区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实施“一河两路三区四廊五示范”工程,全镇花木种植面积稳定在7.3万亩左右,各级各类花木企业发展到219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3家<农大春景、新绿洲、昊天>、二级资质企业26家),发展以红叶石楠、月季、菊花、鲜切花和食用菌种植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村5个,2018年花木种植核心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文化底蕴深厚。大马因三国时期曹操屯兵时在此养马而得名,与三国文化相关的有前营、后营、大马、龙马等村落。大马有养花育木的传统习俗,是鄢陵县最早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乡镇,如“三(道)河红花”种植历史悠久,用途广泛,药用价值较高,是明清时期的上等贡品。大马镇注重孝道文化传承与感恩文化教育,大力弘扬舞狮等传统文化,切实做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强镇”品牌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