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熊背乡

【概况】熊背乡位于鲁山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南连南阳市南召县,西接团城乡,东南界南阳市方城县,东与北邻让河乡。总面积130.07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127个村民组,178个自然村,23727人(回族141人),耕地面积8246亩,是全县13个省定重点扶贫乡之一,人口以汉族、回族为主,回族聚居在晒衣山村。辖区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等两个县团级单位。【党建】熊背乡党委下设26个党组织,25个党支部,农村支部20个,乡直支部5个,另设有功能性党组织1个,大年沟村特色产业党支部,共有党员764名,其中农村支部党员657名。2018年我乡共发展12名预备党员,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圆满完成了全乡党员发展任务。【经济发展】2018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41556万元,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利润757万元;2018年实际完成投资23250万元;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6.1%;全乡限额以上零售品总额达到6499.1万元。乡财税收入实际完成23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8.8元,同比增长10%;完成粮食总产量目标任务5619.8吨。【种植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共发放三项补贴资金883389.2元,退耕还林补贴35.51万元。2018年县政府下达我乡的营林造林任务880亩,完成2800亩,完成任务318.2%。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火方针,由于工作得力,2018年我乡辖区内无较大火情发生。被县政府评为护林防火先进单位。【畜牧养殖】2018年养殖业以猪、牛、羊、鸡为主,其中猪存栏7600头,牛羊存栏2590只,家禽饲养6440只,防疫密度达到99.9%,各类规模养殖户36户。【农业机械】有中型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共1630辆,农业机械总动力16300千瓦,农用水泵61台,农产品加工机械25台,其中脱粒机8台,磨面机8台,榨油机7台。【劳务输出】大力宣传外出务工政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018年全年劳动力转移人数9375人。【特色产业】2018年共发展辛夷种植2235亩,年产值300万元;发展薄皮核桃种植1114亩,年产值800万元;发展油栗种植9752亩,年产值220万元;发展食用菌种植650万袋,年产值2600万元。发展血桃种植,辐射已达10个村,种植面积达到8800亩(其中已挂果1500亩),年产值突破了500万元。【旅游开发】旅游事业取得新进展。以红河谷景区为龙头,辐射带动楚长城遗址、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红军坟、牛皋墓等景点,不断开发沿线的旅游景点,景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景区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接待能力不断加强,2018年全年共接待游客一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25万元。【村镇建设】2018年完成了第一批危房改造86户改造任务,完成竣工验收拨款资金169.6万元,第二批危房改造39户已竣工,资金已拨付。第三批危房改造26户已完工,资金正在申请中。六改一增方面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已完成竣工,资金拨付18.9万元。利用养护资金57720元,对全乡88.2公里农村公路进行养护,养护员从新招聘上岗,核准养护人员29名,养护工作正常开展。【国土资源】我乡坚守1154公顷耕地,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2018年,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熊背乡第四届广场舞大赛”、“4.22”地球日、“6.25土地宣传日”进行宣传活动。2018年我乡共制止各类违法用地8宗,制止违法用地苗头5宗,移送林业局2宗,立案处理1起。2018年拆旧复垦地块3块,面积13亩,顺利通过市、县拆旧复垦工作验收组的验收。新增耕地13亩。【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熊背乡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制定了《熊背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再治理、再提升实施方案》,将责任细化分解到村到户,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划分卫生责任区,村民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压实到户到人。各村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通过三委主导、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书写固定标语24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组织宣传车巡回宣讲40余次,通过乡村互动、党员带动、群众联动的方式,有效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改善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村民家庭卫生环境整改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重点,全面清理村内街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田间地头的各类垃圾。成立由乡纪委牵头的督查组,定期开展人居环境督查,并按照“每月一评比、每季一总结”模式,对各片区量化绩效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我乡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连续十一个月排名第一。【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严格按照县环境攻坚办标准和要求,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由乡环境攻坚办对全乡辖区内的“散乱污”企业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对排查出的9家木材加工厂,采取断水断电、拆除设备等措施,彻底清除了“散乱污”企业对全乡大气环境的污染。2018年共完成“双替代”652户,超额完成县定目标;切实做好夏季、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全面实施秸秆禁烧及禁止垃圾焚烧工作,圆满完成了夏季、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全年实现零焚烧工作目标。【水利】协助县水利局完成了我乡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作:黄土岭村、桃园沟村、宝山村、晒衣山村、茶庵村巩固提升工程、宿王店村水井,共涉及投资金额176.8万元。【平安建设】2018年,我乡乡级调委会共调解案件、纠纷9起;村级共调解案件、纠纷61起,做到案结事了。2018年累计接受社区矫正人员12名,解除矫正6名,在矫6名,缓刑6名。做好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在辖区内建设4个大型宣传版面,全乡更新大型喷绘3处,各村共更新固定标语50幅,在辖区内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整治工作”,确保全乡大局稳定。深入开展“一打击两整治”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深入开展专项行动,推进了打击、教育、防范、管理、建设、改造等综治措施的落实,有效遏制“两抢一盗”犯罪多发势力,促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2018年,我乡共查破刑事案件3起,刑事拘留4人,在逃1人,行政处罚4人,取得了扎实成效。【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树立安全生产大于天的思想意识,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将防汛、消防、尾矿坝整治、护林防火、食品安全作为我乡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2018年,我乡进行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组织鲁山十中全体师生开展防灾救灾应急疏散演练;留守儿童家园师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熊背村河道防汛演练;坑木林场防火演练;提高人民群众自救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文化教育】2018年熊背乡文化服务中心安排20个村电影放映240余场,举办熊背乡第四届广场舞大赛、元旦晚会、3.8妇女节举行妇女联欢会、“百姓宣讲直通车”暨“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等各类活动,激发群众自发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促进我乡文化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2018年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大年沟村文化广场及舞台。为20个村农家书屋配备书籍,为寺前村、横梁河村、雁鸣庄村、孤山村、宿王店村、茶庵村、大麦王村等7个村配备锣鼓、镲等文化器材和健身器材,丰富了群众科教文化生活。【卫生计生】2018年根据我乡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形式,使群众“多办事、少跑路”,严格程序、简化手续,为群众提供办证服务,全年共办理一孩证88例,二孩证63例,独生子女光荣证8例,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1例。45-59养老保险20人,50-59奖补18人,60岁以上奖补8人。【精准扶贫】2018年以来,督促各村利用广播喇叭宣传扶贫政策,同时抓好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共开展集中培训12次,累计培训800人次。利用2018年8月份的精准识别“回头看”,对全乡农户再筛查,按照贫困户识别程序,最终把符合贫困户条件的胡小国等25户70人识别为贫困户,把达到稳定脱贫标准、群众意见较大的周仁英等182户688人上报稳定脱贫,把陈留现等3户12人确定为稳定脱贫回退户;2018年度动态管理过程中,将达到脱贫标准的张广青等236户841人进行脱贫退出。加快易地搬迁工作进度。2018年熊背、交口两个安置点集中安置185户676人,已搬迁入住。落实行业扶贫政策。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落实贫困子女上学教育补贴。全乡中小学生共享受两免一补政策2016人,其中贫困户学生496人,享受寄宿生补贴241人、职业教育补贴和短期技能补贴政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外出务工。持续开展社会扶贫。收到平煤神马集团捐赠电动客车9辆,总价值333万元,2018年收到湛河区帮扶资金30万元,用于“六改一增”和落实公益性岗位项目。六改一增总任务63户,已竣工50户;公益性岗位184个,其中保洁员56名;护林员70名;助理协保员20名;治安巡逻员18名;劳动就业公益性岗位20名。【社会保障】2018年全年共办理待遇领取、死亡退费、待遇终止、信息变更、资格认证等各项业务3000多次,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数3279人,待遇发放率达到100%。全乡贫困人口待遇领取88人已全部发放到位。截止2018年底现有农村低保户377户465人,其中重残52户52人。2018年共发放低保金995130元。发放2018年春荒救灾款16000元,救助困难群众128人次。2018年,我乡上报医疗救助36人次,救助金额47660元,临时救助39人次,救助金额32700元。我乡有分散供养五保户219人,集中供养35人,按时发放分散供养五保金573950元。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共发放“两项补贴”243840元,惠及残疾群众470人次。2018年新申请办理残疾证148人,符合条件新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71人。积极做好退伍军人的安抚、稳控工作。全年共发放抚恤金716018元。发放八一优待金28058元,惠及67名困难优抚军人。全乡共计120名困难儿童,按时发放孤儿补助金30360元。【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新聘用保洁员56名,统一购置了服装、工具,划分了具体的责任区域,明确了具体的责任人,并对保洁员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责任区域用公示牌在各村进行了公示。将全乡的保洁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确保了政府所在地、公路沿线、脱贫攻坚村等重要区域常态化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实施农村水冲式公厕建设工作,在9个贫困村和3个深度非贫困村建设12个公厕,每座公厕5万元,2018年底12个公厕已全部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