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花果山乡

乡镇名称:宜阳县花果山乡组织机构代码:1141032700542764C 花果山乡简介     花果山乡位于宜阳县城西南60公里的深山区,东邻上观乡,西接洛宁县境,南靠宜嵩界岭,北连张坞镇,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9%以上,其中林地面积13万亩,耕地面积6900亩。2011年被中国民协评为“中国西游文化之乡”,境内的花果山森林公园有“雄峻赛五岳,奇秀冠中原”之誉,主峰海拔高达1831.8米,自晋唐以来就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2016年荣获“中国最佳森林康养目的地”称号。全乡辖8个行政村,35个村民组,138个自然村,1123户,4399人。有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63户1174人。党支部11个,党员251名,其中农村党支部8个,农民党员197名,村“两委”干部47名。生态资源丰富。全乡境内山清水秀林密,风光秀丽旖旎,境内森林面积达13万亩,林木种类达90余种,拥有银杏、龙柏、国槐等稀贵名树17种。我乡既是全县森林覆盖率最高、树木种类最多的乡镇,还是游客出行的“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具有全县其它所有乡镇不可比拟的生态资源优势。历史文化悠久。位于我乡境内的花果山是四大名著《西游记》的发源地,历史底蕴丰厚,西游文化浓郁,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更是一处宗教圣地。”岑参、白居易、韩愈、唐伯虎等文人墨客曾到此留诗作赋,并且拥有花山庙、玉皇庙、云盖寺、大圣庙等多处宗教建筑和遗址。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区位优势突出。花果山乡距古都洛阳90余公里,不足一个半小时车程,西邻国家AAAA级嵩县天池山风景区,省道八关线、洛陕线、南车线、宁洛高速位于山脚下,县道元穆线直达乡政府,乡村道路形成“三环道路交通网”格局,村村道路互通,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发展乡村休闲游的独特优势。产业势头强劲。近年来,该乡始终将产业脱贫作为最根本的措施,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最大的抓手,结合各村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脱贫产业、贫困村村村有集体经济的目标。目前,通过贫困户“入股分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发展了以优质香菇、烟叶、蓝莓、中药材及油用牡丹种植、肉牛及土鸡养殖、玉米糁、山野菜、矿泉水、橡子深加工为主的特色扶贫产业,在各贫困村全部建成光伏扶贫基地,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全乡基本形成乡有产业园、村有集体企业、户有产业项目的大格局,一副副产业兴旺的美丽画卷正在逐步展开,为山区贫困群众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近年,乡党委、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积极实施“生态为基、产业为本、文化为魂、民生为重”的富民强乡战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旅游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实施了关庄生态体育公园、穆册古镇、流沙河漂流、大尖生态观光园、金秋红叶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着力打造以民俗、古镇、漂流、采摘、户外探险为主题元素的26公里旅游大环线,以点带面,以面成线,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让来花游客靠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种农家田成为当地农家乐的一道风景,带动群众长效稳定增收脱贫,早日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2018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10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8820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72元,财政收入1212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村镇,县委、县政府评为基层党组织、烟叶生产、信访稳定、林业生产、财税收入等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乡镇二等奖。 地址:宜阳县花果山乡穆册村电话:0379-68999003邮编:47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