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赵保镇

乡镇名称:宜阳县高村镇组织机构代码:11410327005427935F 赵保镇简介 赵保镇位于宜阳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浅山丘陵区,东接白杨镇,西连上观乡,南与董王庄乡毗邻,西与莲庄镇接壤,东北与锦屏镇相交。南车线、平莲线、宜赵路纵横贯穿。全镇辖23个行政村、228个村民组,3.5万口人,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赵保历史悠久,汉置眉城,隋唐置兴泰县,明清设巡检司。1930年建立了党组织,抗战时期先后为中共宜阳县委、宜洛地委、伊洛特委、伊洛军分区所在地,为伊洛区抗日根据地军政核心,地下党员在此创建屏阳中学,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是豫西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老区“红赵保”名扬省内外。“红赵保”史略赵保是豫西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红赵保”“小延安”。1925年,共青团员张兆芳、党维榕先后在这里宣传革命。1926年,赵保青年张剑石在上海加入共青团,受组织派遣返乡,组织“河南青年合作社”、“同志互助社”。1929年6月,张剑石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在家乡发展党员,建立组织。1930年11月,赵保第一个党小组诞生。1932年4月,建立中共赵保支部;7月建立中共赵保区委。1939年夏,赵保地区已建立15个中共支部,发展党员181人。抗战爆发后,豫西特委领导人刘子久、王志杰多次到赵保指导工作,并派邵文杰、赵文甫、席国光、李子放等到赵保帮助工作。1938年7月,在赵保重建中共宜阳县委;1939年3月,中共宜(阳)洛(宁)地委由洛宁迁至赵保。1938年到1943年,赵保区先后成立了“义务学校”、“抗日青年培训班”、“屏阳中学”、“大众图书馆”、“妇女识字班”、“老婆宣传队”、“怒吼歌咏队”等抗日团体。时任中共宜阳县委书记邵文杰曾以《活跃的赵保》为题在国民党洛阳《行都日报》上发文宣传赵保。时任中共豫西省委副书记的王志杰说:“赵保是个小延安!”1944年7月,张剑石奉命返回赵保,创建伊洛区抗日根据地。同年10月,皮定均、徐子荣率领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南下,途经赵保,帮助创立伊洛工委、伊洛独立团等军政机构。1945年2月,中共河南区党委会议在赵保召开,决定在此成立中共伊洛特委和河南军区伊洛军分区。从1944年9月到1945年5月,先后有6支八路军部队到过赵保。王震、王首道、王恩茂、王树声、戴季英、刘子久、陈先瑞、张才千、方升普、刘建挺、闵学胜、刘昌毅等38位高级领导干部曾在这里工作或经过。1945年8月,伊洛区抗日根据地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辖洛南、伊西、嵩北三个县政权和栾川区,有1000多个村庄,10万多人口,军政人员2000多人。在赵保这片红色土地上,先后有一百多位先烈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王成林、李定海、王炳钧、陈富堂、赵福林、张广义、蔡龙章、郭高科等英雄,以及许多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烈士,他们的英勇事迹,赵保人民将永远铭记,代代相传。 地址:赵保镇花园路人民政府电话: 68783003邮编:47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