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叫河镇

一、镇情概况叫河镇地处栾川县西南部,是洛阳、南阳、三门峡三市通衢之地,距县城32公里,距洛阳156公里,南与西峡相邻,西与卢氏接壤,东、北分别于陶湾、三川相接。面积16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和一个新型农村社区(犁水阳光社区),125个居民组,耕地1.2万亩,人口2.02万,除汉族外,还有蒙、回、满、藏等7个少数民族290余人。境内峰峦重叠,山青水秀,南有老界岭,北有抱犊山,地势东高西低,淯河自东向西贯穿全境,至新政村前龙脖入卢氏县老鹳河,向东南注入汉水,属长江流域。全镇平均海拔1086米,年均气温10.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109.1毫米,环境条件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二、地名由来叫河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淯河由东向西,群众称为“犟河”,谐音“叫河”。天下河流大多自西向东,然而流经叫河的“淯河”却是自东向西,它发源自冷水,流经三川,自东向西穿越叫河,最后注入丹江口汇入长江。由于“反其道而行之”,群众称之为“犟河”,世代相传,久而久之,人民取其谐音谓之“叫河”。二是淯河奔腾呼啸,日夜吼叫,称之“叫河”。话说犟河自东向西奔流,被叫河境内的一座石山挡住了去路后,就在此汇成了一个深潭。它不仅阻碍了交通,而且常闹水患,淹没了许多良田。这里的群众世代盼望又朝一日能够犁开阙口,让“犟河”水顺流直下。为此百姓们年年在淯水河畔祈祷祭祀,百姓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忽一日,一头神牛应百姓之愿从天而降,奋力躬耕,在黎明之前犁开了山口,淯河水飞流直下,从此良田得以保全,交通得以顺畅,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由于河水在此水流顺畅,形成奔腾呼啸、日夜吼叫的气势,当地群众便称之“叫河”。在叫河之上,百姓架起石桥,称之为“犁水桥”,一曰“叫河桥”。至清代嘉庆年间,此桥得以重修,建犁水庙,置犁水桥碑,为了供奉那头犁开山口的神牛,后人塑犁水神牛像世代供奉。三、资源概况一是林木资源。境内有自然林地138.67平方公里,飞播造林林地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7%。二是中药材资源。全镇已普查出的中药材有1402种,是辐射洛阳、三门峡和南阳三市的中药材集散地。天然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山萸肉、天麻、猪苓、茯苓、连翘等,现已发展山萸肉、杜仲80万株,天麻、猪苓、茯苓总量达65万穴,种植党参、丹参、桔梗2100亩。其中山萸肉年产干品160余吨,居全县之首。中药材发展已成叫河镇经济发展的潜力资源。三是土特产资源。主要有:拳菜、猴头、香菇、木耳、板栗、山漆、蜂蜜、鹿茸、银杏等,年平均采集量近万吨。四是水力资源。境内发源于倒回沟的叫河和发源于冷水镇的淯河于镇中心会合后经卢氏后最终汇入长江,镇域内全长55.6千米,流域面积61.6平方千米,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中的二类标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一。现有水利发电站5个,小水电装机容量达3500千瓦时。五是旅游资源。境内旅游风景区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原名倒回沟,因王莽撵刘秀的传说而得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三门峡天河置业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历时五年(2011年闭园打造)进行深度开发,2016年6月开业迎宾,2017年12月成功创建4A级景区,景区内地貌奇特、山势雄伟、植被茂密、溪水清幽、潭瀑相连,奇石、雄山、秀水、幽林,构成了一副绝美的山水画卷,是集生态观光、森林探险、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为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四、产业状况叫河镇是一个三产融合乡镇,其中第一产业经过镇政府多年的奖励补贴加以引导,逐步形成了以黑元土猪养殖、药材林、早实核桃、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第二产业通过下大力气招商引资,陆续引进多家工矿企业入驻叫河,目前共有大源、天和、超凡和鑫裕四家规模以上企业,此外还有欣茂探矿、豫翔钨钼加工厂等企业。第三产业主要是围绕旅游发展,目前有4A景区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以及鸾翔绿谷旅游度假区、百富兰溪生态度假庄园、揽胜谷旅游文化产业园等几个在建旅游项目。近年来,叫河镇党委、政府立足叫河镇情,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法德和镇”的四大战略,全力打造“犁水叫河,中原牛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旅游、服务企业、农业增效、民生改善、平安建设这七项重点,真抓实干,负重爬坡,精神文明建设、法律道德建设和党的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利民惠民持续深化,保障体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日益提高,呈现出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信用代码:11410324735521886K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叫河镇淯河路66号便民服务中心(站、点)电话:0379-66638003便民服务中心(站、点)邮编:4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