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道简介

会盟镇

【镇情概况】会盟镇,位于孟津东北部,东接巩义、偃师,北连吉利、孟州,北临黄河,南依邙山,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5.6万,耕地7.9万亩,是全县的农业大镇、旅游重镇、文化名镇,有河洛江南、鱼米之乡、旅游胜地、文化摇篮之美誉。会盟三大特征:一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会盟镇,源于“八百诸侯会盟津”的历史典故,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镇,孟津县城在此近900年,直到1959年县城从会盟迁至城关镇长华村,后改称老城乡,1994年5月撤乡建立会盟镇。是龙马负图之处,伏羲画卦之所,八百诸侯会盟、刘邦绝河亡秦、伯夷叔齐扣马劝谏等历史上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会盟,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一代名相狄仁杰、大书法家王铎等历史名人出生或长期生活在会盟。如今境内有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狄仁杰故居、李密饮酒台、会盟台、白云观等名胜古迹。二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会盟北与吉利区相连,南距市区10公里,洛常公路、208国道、S312线在镇内交汇,连霍、二广高速依城而过,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是洛阳北上的交通要道。三是农业发达,特色明显。会盟镇农业生产条件便利,特别是黄河渠修通后,大部分耕地可黄河水自流灌溉,逐步形成了万亩荷塘、万亩稻田、万亩鱼塘、万亩孟津梨“四个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近年来,会盟镇坚持文化、旅游、农业、农村“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按照“春看花、夏观荷、秋品果、冬赏文”思路,成功举办了梨花节、春耕节、荷花节、丰收节、孟津梨采摘节、新米节、黄河灯会等十大文旅节会。【综合实力】2018年,我镇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全镇各项主要经济责任目标健康运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5亿元,占目标的10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4亿元,占目标的104%;实现利润3020万元,占目标的173%;完成批零企业收入6.5亿元,占目标的107%;完成限额以上住餐企业收入7200万元,占目标的121%。在全县综合排名中稳居农业类乡镇前列。全年完成招商引资22.68亿元,其中投资15亿元的上海远景会盟风力发电项目,是全县历年来引进的投资最大的绿色能源项目。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全年完成产业转型、技术改造项目5项,申报专利3个,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2018年,先后荣获了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全市信访工作“四无”镇、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镇、全市赴京上访专项治理先进单位等多项省、市荣誉。这些荣誉充分展现了全镇干群迎难而上、团结奋进的精神和干劲,极大地增强了全镇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必将激励我们加倍努力、奋勇前进!【农业生产】2018年,全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做好农旅融合、农业龙头、特色农业、农业农村“四篇文章”。“四个万亩”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山药基地等新品牌初步形成。扎实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在台荫等村高标准完成千亩沿黄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了孟扣路、连霍高速、二广高速两侧和农田林网、村庄街道绿化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同盟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沟域经济发展,全年实施三大项12个子项目,涉及项目提升改造、饮水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2个特色亮点村、6个示范村、10个提升村的建设任务,铺设雨污管网15千米,改造水冲式厕所703座。双槐、孟河、油坊等村建设改造成效明显,赢得了群众称赞,并吸引兄弟乡镇陆续前来观摩学习。疏堵并举,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镇村建设】按照县“一体两翼三板块”城乡布局要求,我镇积极主动融入孟津北翼和洛阳北组团,担当东板块规划建设责任,开启了新一轮镇村规划、建设。一是高起点规划。完成了《会盟镇总体规划(2017-2030)》,新增镇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规划了十纵十横的路网框架和循环的生态水系。与华阳集聚区、吉利区连成一片,融为一体,打造洛阳北组团生态宜居地、综合服务区。二是高效率管理。建立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商户参与的新型城镇管理模式,加强对商铺、摊位、车辆等进行劝导和日常管理,开展镇区综合整治,重点对店外经营、店外广告牌和马路市场等进行整治,镇区形象明显改善。同时深入开展清洁城市行动、扬尘污染治理行动,集中对镇区道路、街道广场、各居民小区、家属院、公共设施进行全面彻底清洁,坚决控制各类扬尘污染,切实改善我镇空气质量,镇区更加文明整洁、畅通有序。三是高质量建设。实施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启动镇区人行道提升改造工程、镇区亮化工程、镇区绿化工程、镇区污水管网工程、新建广场和标准化公厕,全力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加速完善交通网络,2018年共确定4座危桥改造项目,目前下古桥、屋鸾桥已建成通车,老城东关桥和吕村电站桥正在紧张施工。未来会盟公共服务和交通条件将持续改善,镇区的“颜值”将更高、“气质”将更好,居民生活将更暖心、更顺心、更开心!【文化旅游】我镇按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突出农业和文化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2018年先后举办了双节大型踩街活动、王铎故居新春庙会、“十里银滩·黄河庙会”、“会盟·银滩春耕节”、春节戏迷擂台赛、鞭陀交流赛、三八广场舞比赛、第六届会盟梨花节、第十五届会盟银滩荷花节、第四届孟津梨采摘节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春看花、夏观荷、秋品果、冬赏文,四季有节会,游客常不断,全年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全镇文艺团体发展到40余个,文体活动骨干新增200余人。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全力协调推进伏羲文化产业园、黄河水镇等项目;积极推进孟津梨产业发展,孟津梨主题公园持续提升,山顶雕塑等大型设施建成投用,按照“梨区变景区、梨园变公园、孟津梨变孟津礼”思路,编制申报的孟津梨产业园区规划正在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短板,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一是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结合我镇实际对46户贫困户实行“四全”服务,即所有贫困户县、镇、村干部三级全分包;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保险协办员等帮扶项目全覆盖,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公益性岗位、个性需求帮扶,应享尽享,可帮全帮;村档户档镇组织人员全审查;帮扶成效镇领导全督查。2018年我镇10户27人顺利脱贫,超额完成县定任务。二是环境保护强硬有力。持续打好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查组“回头看”交办案件16件,整治“散乱污”企业和违规排污养殖户86家,联合公安、土地部门铁腕打击黄河湿地偷采砂,镇区散煤燃烧全部实现“双替代”,全力开展餐饮业油烟整治、黄河渠两侧环境综合整治,均取得明显成效。建成投用了全镇首个大气质量检测站,显示我镇大气质量良好。三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效显著。新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1个,实施创业项目4个,新增经济实体221个,新增创业、就业2120人。四是社保工作不断加强。低保、五保和残疾人政策全面落实,重度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并投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达100%,做到“应保尽保,应参尽参”。五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向上,投资230余万元新建文化广场11个、文化舞台13个,安装健身器材75套(件),为农家书屋配备图书9500余册;组织广场舞比赛、戏迷擂台赛等活动300余场,全面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筹资300多万元用于健全完善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考成绩全县领先,“教育强镇”地位得到巩固;计生“新家庭计划”在我镇试点工作成功有效,获得市人口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嘉奖;文化、卫生、妇女儿童等事业也取得新的发展。六是社会管理成功有效。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牢固树立底线工作意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食品安全、平安建设等底线工作平稳有序,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年始终把加强党委、政府自身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等重要要求,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逐村观摩,整镇推进”为抓手,强村级阵地硬件,提软件资料标准,按照县创建“红旗党支部”六有六无标准大力建设河洛党建示范点。全面从严治党,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县有关规定,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作风导向,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党政班子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阳光用权,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末位表态”、“五不直接分管”和财经管理等制度。镇“三资”交易中心体系不断完善运行良好,切实加强了镇村财务管理。深入加强便民服务大厅建设管理,强业务,带队伍,切实高效办理群众诉求事项,镇党委执政能力、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东大街电话:0379-67833081邮编:471100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4103220054057361